刘伯承的家乡开县(现重庆市开州区)在当时是个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大县安全的在线配资平台,又位于交通要道。
所以,中国近代的历次革命运动都在这里产生强烈反响,很多人投身革命洪流之中。
少年刘伯承也受到一些仁人志士的熏陶和感染,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启蒙老师任贤书先生。
任贤书曾参加过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,随翼王石达开的队伍转战南北,石达开兵败大渡河,他死里逃生,从此浪迹江湖,以乞讨为生。
刘伯承的父亲同情这位人穷志不穷的老人,就把他留在家中暂住。
经过接触,发现老人学识渊博,通晓古今,穷而不俗,人品高尚,他还精通兵法,武艺高强,因而对老人十分敬重。
为使老人不再四处漂泊,也使孩子们有个好的启蒙老师,刘伯承的父亲便为老人筹办私塾,他张罗着招来20多个孩子,在一间破茅屋里办起私塾,刘伯承便成了老人的弟子。
任老先生教书一丝不苟,对孩子们要求严格,读书写字丝毫不能马糊,在课后他教孩子们武术,孩子们在老先生的指导下练习拳脚。
展开剩余50%他还给学生讲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,讲文天祥、岳飞的英雄故事,教孩子们吟诵文天样的《正气歌》和岳飞的《满江红》等爱国诗词。
任老先生讲课津津有味,孩子们听得出神入化。他还注意对学生们道德情操的培养,向他们灌输反清意识。
为了激励孩子们刻苦学习,他就给孩子们讲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。
刘伯承非常佩古人的学习精神,这些人家境贫寒,经过若学却有了出息,刘伯承深受鼓舞。他模仿古人,抓紧一切时间学习。
刘伯承把《汉书》《三国演义》等书读得烂熟,对书中的人物和情节都非常清楚,甚至能背出某些章节,对一些重大战役讲述得很清楚。
刘伯承在任老师膝下受了6年教育,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,陶冶了情操。这6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。
发布于:山东省